最给力的功效与作用、营养价值查询网,做您身边的健康专家!
家常菜谱|收藏本站
 当前位置:健康功效网>综合资讯>教育>正文

金黄是银杏最极致的美:周末读书丨千百年来文人墨客笔下的银杏

人气:484 ℃/2024-01-10 10:49:23

“一夜寒霜降,满城银杏黄。”经过细雨的洗礼,银杏叶渐渐泛黄。微风过后,银杏随风飘落,铺就成“黄金大道”,成为这个季节最美的景色。时下,长江南北,大河上下,长城内外都掀起了“银杏热”。

素有“活化石”之称的银杏,是我国特有的珍贵树种,其寿命之长、形态之奇、抗逆力之强、用途之广是其他很多植物无法比拟的。它们分散在古刹寺庙、山川之中,历尽沧桑、遥溯古今,让历代文人墨客为之赋诗写词,书以风景之美妙,画以枝叶之静美。《银杏的魅力》(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一书紧紧围绕银杏魅力这一主题,讲述了银杏在国内外的传播和发展。而在神州大地,多少文人墨客,为银杏挥毫泼墨,用诗词歌赋和字画,讴歌古老而神奇的银杏。现在,让我们一同来欣赏与银杏有关的古诗词,品味他们笔下银杏之美。

【初识银杏】

芳春平仲绿,清夜子归啼

银杏以其古老持重、刚劲挺拔、枝叶婆娑、雍容大度、博大根深的形态,傲视风霜的气质,清幽脱俗的品质,慷慨无私的奉献,博得历代文人墨客的赏识和赞扬。

我国是银杏的发源地,栽培年代久远,史前栽培历史,缺少记载,无从考证。北宋诗人梅尧臣遍阅群书,得出结论:“神农本草阙,夏禹贡书无”。

银杏见之于我国文字从西汉开始。汉朝建皇家园林,命名上林苑。汉武帝贬司马相如于上林苑,命作《上林赋》。始有“沙棠栎槠,华枫枰栌”之句,并有“上千仞,大连抱,夸条直畅,实叶峻茂”的记述。司马相如所说的“枰”即“平仲”,今之“银杏”。此后平仲见之于诗词和药物书简者渐多。

西晋文学家左思为苏州写《吴都赋》中也有所记述:“平仲桾梃,实叶峻茂”,平仲即银杏。

银杏之名见之古诗词,最早有唐朝通事舍人沈佺期的诗,沈佺期被流放欢州,途经陕西汉中县时写过《夜宿七盘岭》一诗,诗中写道:“独游千里外,高卧七盘西。晓月临窗近,天河入户低。芳春平仲绿,清夜子归啼。浮客空留听,褒城闻曙鸡。”诗中所说的“平仲”即银杏。

唐朝药学家陈藏器在《本草拾遗》中,对银杏有“木则平仲,其实如银。”

唐代僧人释处默在杭州城南凤凰山圣果寺留下诗一首云:“路自中峰上,盘围出薜萝,到江吴地尽,隔岸越山多,古木从青霭,遥天浸碧波,下方城郭近,钟磬杂笙歌。”圣果和古木皆指银杏。

【颂扬银杏】

未必鸡头如鸭脚,不妨银杏作金桃

关于银杏,北宋梅尧臣就有一首详细描述的诗,其为“高林似吴鸭,满树蹼铺铺,结子繁黄李,炮仁莹翠珠。神农本草阙,夏禹贡书无,遂压葡萄贵,秋来遍上都。”在古代,银杏树因其叶似鸭掌状,故也被称为鸭脚。

当年梅尧臣在游九华山天台正顶五株商代银杏时,还以《依韵和齐少卿龙兴寺鸭脚树》为题,赋诗云:“百岁蟠根地,双阴净梵居,凌云枝已密,似蹼叶非疏。影落邻僧院,风摇上客裙。何当避烦暑,潇洒盖庭除。”

宋朝文学家苏轼曾在河南光山县苏山净居寺筑台读书寺前有一株古银杏,相传是唐朝僧人道岸和定易所植。面对这株银杏,苏轼写下佳句:“四壁峰山,满目清秀如画;一树擎天,圈圈点点文章。”

南宋杨万里曾赋诗评价银杏,诗云:“深灰浅火略相遭,小苦微甘韵最高。未必鸡头如鸭脚,不妨银杏作金桃。”

宋代诗人张无尽也写过一首银杏的诗,诗云:“鸭脚半熟色犹青,纱囊驰寄江陵城。城中朱门翰林宅,清风明月吹帘笙。玉纤雪腕白相照,烂银壳破玻璃明。”

浙江莫干山,山腰有座天池寺,是元朝明宗至顺至年间所建,山门外有银杏两株,明朝哲学家王明阳曾访莫干山并赋诗四首,后人在此建天池亭并题对联,上联是:“自至顺开山度世动中差喜拔地参天留银杏”,下联是“有阳明过客闻雷月下方悟山妖木魅盗甘泉”,现今这对银杏树龄700多年,树身4人合抱。

浙江桐乡市乌镇有一株唐代银杏,人称“乌将军树”。《茅盾故乡的传说》一书中,收集有前人游乌镇留下的诗句云:“丛词日暮鸦呼群,访古人说乌将军,将军遗迹不可见,一株大树撑青云。”

清朝光绪年间江苏邳州庠生张敬蒧在《中秋既望观园》一诗中对银杏形态描述真情实感,恰到好处。诗云:“出门无所见,满目白果园。屈指对尽数,何止株万千!根蟠黄泉下,冠盖崎云天,干粗几合抱,猿猱愁援攀。下流遮高树,林荫苔成斑,蹼叶和风舞,累籽压枝弯。虫豸性神奇,蝮蜾岂敢沾。沧海时多易,古木醉彭年。天物假造化,沂涘有奇观。”

江苏邳州港上乡新村盛产银杏,盛传一首脍炙人口的民谣,笔下生花,曲尽其妙。“古木参天,连绵难窥际涯;荫翳铺地,盘桓不见天日;扇叶经霜皆黄金,累果傅粉成珠玉;干粗合抱,不晓何年栽植;硕籽攒集,总把枝条压低;幽处林响,此乃老农撼树落果;彼间言笑,又为童稚秉筐收集;径道旁,草丛里,杂落银杏待人拾;庭院旁,场头上,突兀果堆似山积;牛车碾过,辙中屡屡见碎果;厩马长嘶,蹄下颗颗成淖泥;此地产白果几何?满目是泼天泼地;是处为何地方,人讶天府之地。”

【银杏寄情】

去年我何有,鸭脚远赠人

银杏也是友谊的象征。北宋文学家欧阳修就对银杏情有独钟,尝识备至,一生中写了两首有关银杏的诗,《和圣俞李侯家鸭脚子》一诗中这样描述:“鸭脚生江南,名实禾相浮。绛囊因入贡,银杏贵中州。致远有余力,好奇自贤侯。因令江上根,结实夷门秋。始摘才三四,金奁献凝旒。公卿不及识,天子百金酬。岁久子渐多,累累枝上稠。主人名好客,赠我比珠投。博望昔所徒,葡萄安石榴。想其初来时,厥价与此侔。今已遍中国,篱根及墙头。物性久难在,人情逐时流。谁当记其始,后世知来由。是亦史官法,岂徒续君讴。”

与欧阳修同时代的诗人梅尧臣在《答友人》诗中对当时盛产于江南的银杏,描述得淋漓尽致。诗云:“北人见鸭脚,南人见胡桃。识内不识外,疑若橡栗韬。鸭脚类绿李,其名因叶高。吾乡宣城郡(今安徽宣州市),多以此为劳。种树三十年,结籽防山猱。剥核手无肤,持置宫省曹。今喜生都下,荐酒压葡萄。初闻帝苑夸,又复王第褒。累累谁采掇,玉碗上金鏊。金鏊文章宗,分赠我已叨,岂无异乡感,感此微物遭。一世走尘土,鬓巅得霜毛。”梅尧臣的诗文中以银杏为材的还有:“江南有佳木,修耸入天插,叶如栏边迹,子剥杏中甲。”

欧阳修和梅尧臣在交往中,欧阳修以诗寄赠梅尧臣,“鹅毛赠千里,所重以其人,鸭脚虽百个,得之诚可珍。予问得之谁,诗老远且贫,霜野摘林实,京师寄时新。封包虽甚微,采掇皆躬亲,物贵人以贵,人贤弃而沦。开缄重嗟惜,诗以报殷勤。”诗人以银杏为题,诗赠友人,情深意切,令人动情。

梅尧臣以原诗韵脚和之,题为《依韵酬永叔示予银杏》诗云:“去年我何有,鸭脚远赠人,人将比鹅毛,贵多不贵珍。虽少未为贵,亦以知我贫,至交不变旧,佳果幸及新。穷坑我易满,分饷犹奉亲,计料失广大,琐屑且沉沦。何以报珠玉,千里来殷勤。”老友之间,诗文来往,其意绵绵。

北宋刘原父以《鸭脚子》为题,赋五言诗云:“魏帝眛远图,于吾求鸭脚。乃为吴人料,重现志已惬。江南有佳木,修耸入天插。叶如栏边迹,子剥杏中甲。持之奉汉宫,百果不相压。非甘复非酸,淡苦从所狎。千里兢赍贡,何异贵争啑。”而在《代书寄鸭脚子于都下亲友》一诗中又写道:“予老指无力,不能苦多书。书苟过百字,便觉筋挛拘。京都是豪英,往往过石渠。作书未可周,寄声亦已疏。后园有嘉果(银杏),远赠当鲤鱼。中虽闻尺书,加歺意如何。”诗人告老归田仍不忘以银杏馈故人。

明朝诗人吴宽誉友人馈赠银杏,赋诗一首云:“错落朱提数百枚,洞庭秋色满盘堆。霜余乱摘连柑子,雪里同煨有芋魁。不用盛囊书后写,料非钻核意无猜。却愁佳惠终难继,乞与山中几树栽。”

除了寄托友情,银杏还可以托物言志,抒发情怀。南宋女词人李清照,在《瑞鹧鸪·双银杏》一词中写道:“风韵雍容未甚都,尊前甘橘可为奴,谁怜流落江湖上,玉骨冰肌未肯枯,谁叫并蒂连枝摘,醉后明皇倚太真。居士擘开真有意,要吟风味两家新”。李清照在词中借物抒情,赋予银杏人性化。

南宋以后,战事迭起,灾害频繁,诗人名士借银杏抒发情怀者众。如明朝刘基(刘伯温)在《秋日》一诗中有:“银杏子成边雁到,木犀花开野莺飞”的诗句;徐世隆的“鸭脚参天风雨老,龙髯垫地雪霜寒”;王錂的“红雨乱春丛,清明掩平仲”。(读者报客户端 整理)

书 名:《银杏的魅力》

主 编:陈晓云 刘燕君

出版社: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搜索更多有关“金黄是银杏最极致的美:周末读书丨千百年来文人墨客笔下的银杏”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CopyRight © 2011-2024 健康功效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